新首頁
![]() | 影片測試 連結到優酷的影片 6個月時的 亮妤瑜珈 |
![]() | 聲音檔測試 音樂、課程、活動音樂 (詳情 . . . ) |
![]() | 文字大小的測試 如何調成想要大小的文字 (詳情 . . . . ) |
![]() | 留言版的測試 顯示的格式,回應清單 (詳情 . . . . ) |
![]() | 硬碟上的音樂檔 MP3 的測試 如何調成想要大小的文字 (詳情 . . . . ) |
![]() | 表單-輸入測試 如何調成想要大小的文字。 (詳情 . . . . . ) |
![]() | 表單-預覽測試 如何調成想要大小的文字 (詳情 . . . . ) |
環河公園
細胞是人體內最細小的生命單位,人體內約有40~60兆個細胞,每個細胞分工合作且各司其職,而細胞的營養與代謝情形,則決定了人體的健康狀態。 人體不斷地製造新細胞以取代老化或受損的細胞,每秒鐘約有5千萬個細胞凋亡,同時另由5千萬個細胞取代,在持續修復與再生的過程中建立了自癒機制。細胞可說是最忠實的夥伴,如實反應身心狀況,全年無休且毫無怨尤。如何提供細胞良好的生存條件,攝取適當營養並維持其流通與平衡,可說是重拾健康的關鍵。 益於細胞的營養 從前的營養問題主要是熱量缺乏,現今的疾病問題則多來自營養缺乏或失衡。 其實只要能提供細胞充足營養及良好生態,讓細胞間能有效分工與合作,能夠改善許多生理不適的症狀。 有鑑於此,1975年美國參議院成立「營養問題特別委員會」,集合全美專家探討營養與人類所必要的物質,並於1977年發表長達500頁以上的報告書,強調現代慢性病其實是源自於細胞代謝問題,補充適當營養能提高人體自癒能力而增進健康。 事實上,在1968年,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萊納斯‧鮑林(Linus Pauling)就曾主張讓營養適當的食物小分子有效進入細胞供其運用,從動植物或草本萃取物中,攝取天然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酵素等營養素,以取代化學藥物,藉由正確的分子營養以矯正失衡的生化狀態。以營養調節營造最佳細胞生長環境以防治疾病,這種研究細胞營養的醫學就是「分子矯正醫學 (Ortho Molecular Medicine)」,也就是中醫所謂「扶正固本」的觀念。生長自天然且富含完整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的生鮮蔬果,是最利於細胞所運用的養分。 益於細胞的態度
我們都知道不要攝取過度加工食品或垃圾食物,而應補充有益於細胞的營養。事實上,也不應植入負向的心靈能量,因為對付細胞的態度更是健康的關鍵。當我們抱持感恩喜悅的正面意念時,顯微鏡下的細胞是圓潤飽滿的;相反地,抱持憤怒、悲傷等負面情緒時,用顯微鏡觀察到的細胞是扭曲變形的。 研究證明,憤怒抑鬱等負面情緒會毒化細胞且造成免疫衰退。長期生活於驚恐中會使體內的壓力荷爾蒙(cortisol)偏高,而長期的壓力累積及負向情緒會將身體加速推向發炎的一方,削減自禦能力並加重發炎帶來的損害。 發炎的英文「inflammation」是源於希臘文的「火焰」,這「火焰」原本是人體正常的防禦機制,目的是對抗外來病毒細菌的侵擾,抵禦感染、修復受傷組織,保護身體免於外來侵略。慢性發炎在短期內並不會令人感覺不適,但長期下來對健康的細胞、組織、血管等會造成損害,進而引發許多代謝問題或文明病。 一般來說,適當運動、適度休息、體重控制都能幫助改善細胞的慢性發炎。此外,讓細胞能量順暢流通的清理工作也相當重要,不僅單指生理排毒,還包含心理上的清理排毒。有些我們因未知或不安全感而活在恐懼中,對生存的恐懼因被細胞記憶儲存而造成滯固。
做一個心靈富翁
做一個心靈富翁
序 文
當富爸爸成了普世價值觀的成功典範,當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享受,當我們的食衣住行娛樂各方面越來越花樣繁多,親愛的,你幸福嗎?你快樂嗎?
偶然回首,也許你會懷念物質匱乏的六O年代,因為那裡有溫馨的情意;也許你會想躲開城市的霓虹燈,因為你擔負著過多的壓力;也許你會想忘記自己的名字,因為你常常覺得人生乏味。
你是否想過:怎樣的人生才是真的有價值?怎樣的生活才算自在而沒有遺憾?
得到與失去、付出與收受、快樂與傷心、成功與失敗……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其中的必然與不必然?
親愛的,人生真的很複雜,複雜到我們窮其一生也難以解開奧秘;既然解不開,我們何妨單純看待呢!只要尋找一種屬於自己的簡單的幸福。簡單的幸福裡,也能有真實的快樂。
幾年前有次回中部小鎮過農曆年,初二我們全家開了兩部車到霧社廬山洗溫泉;初三早上起床後,有人提議到合歡山看山頭的雪,於是在二月冷冷的天氣裡,我們往山上而去。
在武嶺,我遇到了一個久未碰面的國中同學,他們一家三口也是利用年節假期上山看遠處山頭積存的白雪。但我訝異的是,他是大老遠騎摩托車上來的,山上很冷,大約只有攝氏7度左右。
我不免瞪大眼睛問他:「怎麼騎摩托車上山?很冷耶!」
他微笑的說:「我只有摩托車當然騎摩托車了,而且不會冷啊!我們一家人可以抱在一起互相取暖。」
我忽然疑惑誰才是「幸福」了。我們將車子的暖氣打開,喝著罐裝熱咖啡聽著音樂上山,累了還可以舒服的靠在座椅上打盹。
但我們沒有用彼此的體溫取暖,沒有一家人抱在一起的心靈感動,沒有享受到山上清冷中吹過耳邊的風,也因車窗擋著,沒有看到三百六十度的全景大視野。
開車上山是貧窮的,騎摩托車上山是富有的。
親愛的,一客兩千多元的法式套餐不一定比一碗八十元的牛肉麵更能餵飽肚子,一雙四千元的NIKE彈簧籃球鞋穿起來不一定比兩百九十元的球鞋舒服,一隻數十萬的勞力士手錶比一百五十元的手錶一年沒有準幾秒鐘,一個上萬元的GUCCI包包跟四百九十元的包包裝的一樣多,一套數萬元的阿曼尼穿在身上並沒有讓自己美麗多少……
我們如果可以當一個富爸爸當然很好,但如果我們只是窮爸爸,我們還是可以讓自己擁有豐富的心靈與生活。與其讓我選擇,我願意是一個擁有富心靈的窮爸爸,而不是一個窮心靈的富爸爸,你呢?
希望透過書中的這些故事,可以讓你我在面對失意挫折時能多些勇氣、能在忙碌的追逐中緩下腳步重新看待自己,讓自己不管有沒有錢過舒服享受的生活,都能是一個心靈上的富翁,都能活得快樂自在。
最後,讓我以愛彌兒說的話做為本文結尾。
愛彌兒說:「知足的人永不會窮,不知足的人永不會富。」
【內容摘錄一】
走進星星的世界
有一個美國年輕軍官接到調動命令,人事令上將他調派到一處接近沙漠邊緣的基地。
他原本反對新婚的妻子跟著他離開都會生活前往受苦,但妻子為了證明夫妻同甘共苦的深情,執意陪同前去。
年輕軍官不得已只好帶著妻子前往,並在駐地附近的印地安部落中幫妻子找了個木屋安頓下來。
該地夏天酷熱難耐,風沙多且早晚溫差變化大,更糟的是部落中的印地安人都不懂英語,連日常的溝通交流都有問題。
過了幾個月,妻子實在是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於是寫了封信給她的母親,除了訴說生活的艱苦難熬外,信末還說她準備回去繁華的都市生活。
她的母親回了封信跟她說:「有兩個囚犯,他們住同一間牢房,往同一個窗外看,一個看到的是泥巴,另一個則看到星星。」
妻子倒不是真的想離開丈夫回都市,原也只是發發牢騷罷了!接到母親的信件後,她便對自己說:「好吧!我去把星星找出來。」
從此後她改變了生活態度,積極的走進印地安人的生活裡,學習他們的編織和燒陶,並迷上了印地安文化。
她還認真的研讀許多關於星象天文的書籍,並運用沙漠地帶的天然優勢觀察星星,幾年後出版了幾本關於星星的研究書籍,成了星象天文方面的專家。
心靈加油站
朗布利奇:「兩個人同時向窗外觀望,一個看到的是泥土,另一個看到了星星。」
親愛的,我們常常會抱怨失敗總是比成功多太多了,卻很少去思考過失敗的真正原因,而輕率的將之歸咎於大環境所造成,個人是無法改變的。
其實認真想來,打敗自己的不是環境,而是自己。環境不會為我們做任何改變,唯有改變自己並走進星星的世界,才能找到生命的依歸與生活的目標。
請不要抱怨環境讓你無法一展長才,努力去找尋屬於自己的閃耀星星吧!
【內容摘錄二】
不要預支明天的煩惱
有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廟院子裡的落葉。
在冷颼颼的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時,樹葉總隨風飛舞落下。
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樹葉,這讓小和尚頭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鬆些。
後來有個和尚跟他說:「你在明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落葉統統搖下來,後天就可以不用辛苦掃落葉了。」
小和尚覺得這真是個好辦法,於是隔天他起了個大早,使勁的猛搖樹,這樣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葉一次掃乾淨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開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他不禁傻眼了。院子裡如往日一樣是落葉滿地。
老和尚走了過來,意味深長的對小和尚說:「傻孩子,無論你今天怎麼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啊!」
小和尚終於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的,唯有認真的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心靈加油站
哈里伯頓:「懷著憂愁上床,就是背負著包袱睡覺。」
親愛的,人生裡有93%的煩惱都不是必須的,它們只存在於自我的想像中,往往不會出現。
許多人心裡潛藏著一隻名字叫做「煩惱」的小螞蟻,常常放牠出來吃掉自己的難得的快樂。
不用預支明天的煩惱,不用想早一步解決掉明天的煩惱。明天如果有煩惱,你今天是無法解決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課要交,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課再說吧!
【內容摘錄三】
你找不到白吃的午餐
很久以前的從前,有一個富翁年歲已大,除了留下萬貫家產給子孫外,他還想留下些真正能萬世傳家的東西。
於是富翁派人到各大城裡貼出布告,徵求有學問有智慧的聰明人到他的莊院。
經過他慎重仔細的篩選,從幾百個前來應徵的人當中留下了16人,然後對他們說:「我給你們一年時間,請你們幫我編一本智慧錄,我想留給後世子孫。」
這些人就在莊上住了下來,也很努力的認真做著這件工作,一年之期到了,他們完成了洋洋灑灑六大卷。
富翁翻了翻說,我相信這些都是智慧精華,但它太多了,我擔心我的子孫會沒興趣讀,請你們濃縮一下。
一個月後,這些人經過刪減,將六大卷文字濃縮成一卷。富翁看了看還是認為字太多了,請他們再濃縮。
這16個人於是繼續在富翁舒服的莊院住了下來,每天討論該刪除哪些字句,慢慢將那一卷文字濃縮成一章,再濃縮成一節,之後再濃縮成一段,最後只剩下一句話。
富翁看到這句話時,很滿意的說:「這真是古今所有智慧的結晶啊!」
留下來最後的這句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心靈加油站
舊約聖經:「懶惰的人啊,你去觀察螞蟻的動作,便可得到智慧。」
親愛的,想要偷雞,你需要先準備一把米,就算你想蹲在路邊或天橋上當乞丐,也需要準備個破碗,專業的乞丐還會把碗拿到你面前,嘴中訴說著自己有多可憐。
有付出,就會有收穫;有努力,就會有報酬。當你願意站起來給自己一些行動的力量,就算結果不如預期,但努力的過程與學習到的經驗,都是金錢買不到的。自己澆水施肥種的水果吃起來一定比較甜,流汗奮鬥的生命特別可貴。
請不要坐著不動等待奇蹟降臨,因為,你只會等到生命靜靜悄悄的流失。
曹慶的故事 (創世基金會)
曹慶的故事
(一個你非看不可ˋ不可不知的故事!!)
看完後才覺得自已有多渺小....
就在台北火車站後一棟老舊大樓裡,卻有一間寂靜的病房,
這裡的病人不會哭、不會笑,更不會喊疼,
他們在生命仍未結束之前,
提早關上了和世界握手的門,註定終生沈睡。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植物人」。
卡在生死之間的灰色地帶,植物人和家屬總有無窮悲苦磨難,
然而,即使上帝開了一場殘酷的玩笑,還是派來了天使,
一位七十歲的老人---曹慶。
他奉獻二十年心力安養植物人,成立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
陪伴四百多個沈睡的生命,在寧靜中,走過數千個黎明黃昏。
曹慶和多數外省老先生一樣,有著顛沛流離的前半生;
但虔信基督的他,曾在年輕時向天父許願:
「要做別人不做的社會福利工作。」
最後,他選定以植物人為奉獻對象。
民國六十九年,他從台糖退休,帶著退休金告別妻女,
背著大背包,裡頭裝著幾十份北方乾糧「侉餅」
開始「全省走透透」。
逢人就問:「你知道哪裡有植物人嗎?」
「我想從事植物人安養工作,你願意贊助嗎?」
孤身獨行的曹慶用五年的時間,詢問了一萬多名陌生人,
他被罵過「瘋子」、「騙子」,被人趕過、被狗咬過。
最後,總算有七百多位善心人,在曹慶的「贊助人名單」
留下了姓名和連絡地址。
有了這份名單,曹慶開始實現自己向上帝許的願,
他到處去拜訪貧困的植物人家庭。
在台北,他發現被棄置在幽暗、腐臭角落的植物人;
在台中,他看到全身長滿褥瘡的植物人,
傷口鑽出十多條又肥又大的蛆;還有一次在花蓮,
他看到一個植物人瘦的只剩一把枯骨,躺在糞便與餿水中,
讓曹慶再也忍不住溼了眼眶,
誓言要為他們找回為一個「人」的尊嚴。
曹慶同時到衛生部門「拜託」政府幫助清寒植物人家庭,
也到企業財團去尋求財力支援,但執著的身影卻始終落寞,
總在華麗卻冷漠的會客室裡被草草打發。
只有一次,曹慶終於見到一位位高權重的大人物,
但就在他滿懷希望的時候。
「兄弟,我從不做沒把握的事!」
曹慶回憶,那一剎那,他堅持多年的熱情徹底被擊潰,
走出辦公室,站在亮晃晃的台北街頭,他揮著拳頭咆哮痛哭,
詛咒全世界的無情無義,最後頹然倒在路邊緣像一個洩氣的皮球。
然後,他突然想起七歲那年在學堂裡讀過的故事「兩個和尚」:
古時四川有一個窮和尚和一個富和尚都想到南海取經,
富和尚因為擔心錢不夠、體力不夠和路途遙遠,一輩子未能成行,
窮和尚卻只帶了一只缽,靠著雙腿和決心,
數年之後帶回南海萬卷經書。
一瞬間,曹慶笑了,告訴自己「就當個窮和尚吧!」。
不久之後,七十五年十一月,
他租了房子成立創世紀植物人安養院,
再親自到三重,從五樓背下創世免費收容的首位植物人林麗美,
一個父親中風而母親癌症的年輕女孩;而那時創世沒有任何設施,
林麗美的床還是路邊撿來的,舊櫥也是,曹慶自己則打地舖。
事隔十四年,曹慶還記得,正當安養院開張的前兩天,
空蕩的房子裡什麼也沒有,幫他管錢的一位女孩拿著存摺,
一臉驚惶衝向正在廚房洗地的曹慶大喊:「曹伯伯,不好了!
你一百多萬元的退休金只剩下一萬!」。
曹慶沒說什麼,只找出那張寫滿七百個姓名地址的贊助人名單,
開始寫信:「還記得嗎?您曾承諾願意贊助植物人安養,現在,
時候到了,您是否願意實踐諾言?」
一封一封,全是曹慶虔誠熱切的親筆筆跡。
七百多封信寄出後,奇蹟似的,小額捐款不斷寄來。
一個月後,義工統計創世第一個月的支出合計十三萬元,
而當月收到的捐款剛好是十三萬元,第二個月支出十八萬元,
捐款收入就是十八萬元,第三個月支出廿三萬,
捐款竟也是廿三萬元。
多年執著播下的種子,從此開始萌芽。
但曹慶並未就此停手,早年因為缺乏人手和經費,
他還身兼雜役和看護;
林麗美入院的第一天,曹慶親自幫她洗澡處理穢物
(因為看護害怕「幫死人洗澡的感覺」)。
為了治療植物人常見的褥瘡,曹慶更翻遍醫書土法煉鋼,
先用棉花棒清除腐肉,把碘酒滴滿碗大的傷口,
再拿吹風機對著傷口吹,讓碘酒快速滲入乾燥,
那時病房裡就常見到曹慶拿著吹風機的身影,
而一個個沈睡的植物人也在暖風中長出了肉,紅潤的雙頰。
十四年來,曹慶沒有向任何植物人家屬收過一毛錢,
他只要求家屬每個月奉獻三天到安養院當義工,碰到不聞不問的家屬,他也多半算了。
還曾有兩位植物人的年輕妻子,每個月帶著幼兒到創世,
曹慶因不忍心他們埋葬後半生,便主動開具「丈夫終生無復原希望」的證明,建議她們離婚,由創世扛下未來的照顧責任,
讓她們另覓伴侶,再也不必到病床邊垂淚相伴。
安養工作上了軌道,九年前,曹慶又開始關心街頭的流浪漢。
那時,六十多歲的他先到萬華街頭考察,白天陪著流浪漢遊蕩、
翻垃圾桶,夜裡則在街頭拿硬紙板當床。
八十年的除夕夜,曹慶更拜託十多位朋友自製便當捐給遊民當年夜飯,那夜當他帶著便當到萬華龍山寺前發放,
親眼看到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先生顫抖雙手拼命似地啃著雞腿時,
曹慶又哭了,他當下決心要挑起照顧遊民的責任。
這些年來,創世天天為遊民發便當,提供生活日常品,
農曆年前辦尾牙,並設立專為遊民服務的街友平安站。
帶著植物人和遊民走過十多載的風雨艱辛,
如今創世已從當年只有一張舊衣櫥當床的窘境,
發展到在全台有六家安養院,收容過四百多位清寒植物人,
並照顧五百多位遊民,
近年又開辦失智老人收容、老人益智中心服務。
更讓曹慶驕傲的是從當年的七百人開始,創世至今共收到三十一萬人次的捐款...而且每一筆錢全來自平凡的小老百姓,
創世沒有向任何大財團拿過分毫。
曹慶呢?今年已七十多歲的他,頭髮全白,皺紋多了,
但不變的是..即使頂著基金「董事長」的頭銜,
他仍是穿著地攤買的布鞋,以及一件袖口磨破的舊夾克,
夜裡就睡在病房樓上的小臥室,平時到醫院拿藥,為了省錢,更堅持要散步走去。
曹慶的辦公室裡,還有一張簡陋凌亂的國畫工具檯,
他最愛用棉花棒沾墨汁畫畫
(當年為植物人塗碘酒治褥瘡後養成的習慣),
畫好的作品裱框義賣換了錢,再給植物人添病床。
奉獻對他來說,早已是生命的全部。
二十年前如此,二十年後亦然。
春暖花開,但創世的植物人還在沈睡,如果你有機會拜訪創世的病房,不要忘記去看看牆角有一張保存完整、功成身退的舊衣櫥,還有董事長陳舊的辦公桌墊下,有一張泛黃的紙片,
上頭寫著:「蜀之僻,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一個你非看不可ˋ不可不知的故事!!)
看完後才覺得自已有多渺小....
就在台北火車站後一棟老舊大樓裡,卻有一間寂靜的病房,
這裡的病人不會哭、不會笑,更不會喊疼,
他們在生命仍未結束之前,
提早關上了和世界握手的門,註定終生沈睡。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植物人」。
卡在生死之間的灰色地帶,植物人和家屬總有無窮悲苦磨難,
然而,即使上帝開了一場殘酷的玩笑,還是派來了天使,
一位七十歲的老人---曹慶。
他奉獻二十年心力安養植物人,成立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
陪伴四百多個沈睡的生命,在寧靜中,走過數千個黎明黃昏。
曹慶和多數外省老先生一樣,有著顛沛流離的前半生;
但虔信基督的他,曾在年輕時向天父許願:
「要做別人不做的社會福利工作。」
最後,他選定以植物人為奉獻對象。
民國六十九年,他從台糖退休,帶著退休金告別妻女,
背著大背包,裡頭裝著幾十份北方乾糧「侉餅」
開始「全省走透透」。
逢人就問:「你知道哪裡有植物人嗎?」
「我想從事植物人安養工作,你願意贊助嗎?」
孤身獨行的曹慶用五年的時間,詢問了一萬多名陌生人,
他被罵過「瘋子」、「騙子」,被人趕過、被狗咬過。
最後,總算有七百多位善心人,在曹慶的「贊助人名單」
留下了姓名和連絡地址。
有了這份名單,曹慶開始實現自己向上帝許的願,
他到處去拜訪貧困的植物人家庭。
在台北,他發現被棄置在幽暗、腐臭角落的植物人;
在台中,他看到全身長滿褥瘡的植物人,
傷口鑽出十多條又肥又大的蛆;還有一次在花蓮,
他看到一個植物人瘦的只剩一把枯骨,躺在糞便與餿水中,
讓曹慶再也忍不住溼了眼眶,
誓言要為他們找回為一個「人」的尊嚴。
曹慶同時到衛生部門「拜託」政府幫助清寒植物人家庭,
也到企業財團去尋求財力支援,但執著的身影卻始終落寞,
總在華麗卻冷漠的會客室裡被草草打發。
只有一次,曹慶終於見到一位位高權重的大人物,
但就在他滿懷希望的時候。
「兄弟,我從不做沒把握的事!」
曹慶回憶,那一剎那,他堅持多年的熱情徹底被擊潰,
走出辦公室,站在亮晃晃的台北街頭,他揮著拳頭咆哮痛哭,
詛咒全世界的無情無義,最後頹然倒在路邊緣像一個洩氣的皮球。
然後,他突然想起七歲那年在學堂裡讀過的故事「兩個和尚」:
古時四川有一個窮和尚和一個富和尚都想到南海取經,
富和尚因為擔心錢不夠、體力不夠和路途遙遠,一輩子未能成行,
窮和尚卻只帶了一只缽,靠著雙腿和決心,
數年之後帶回南海萬卷經書。
一瞬間,曹慶笑了,告訴自己「就當個窮和尚吧!」。
不久之後,七十五年十一月,
他租了房子成立創世紀植物人安養院,
再親自到三重,從五樓背下創世免費收容的首位植物人林麗美,
一個父親中風而母親癌症的年輕女孩;而那時創世沒有任何設施,
林麗美的床還是路邊撿來的,舊櫥也是,曹慶自己則打地舖。
事隔十四年,曹慶還記得,正當安養院開張的前兩天,
空蕩的房子裡什麼也沒有,幫他管錢的一位女孩拿著存摺,
一臉驚惶衝向正在廚房洗地的曹慶大喊:「曹伯伯,不好了!
你一百多萬元的退休金只剩下一萬!」。
曹慶沒說什麼,只找出那張寫滿七百個姓名地址的贊助人名單,
開始寫信:「還記得嗎?您曾承諾願意贊助植物人安養,現在,
時候到了,您是否願意實踐諾言?」
一封一封,全是曹慶虔誠熱切的親筆筆跡。
七百多封信寄出後,奇蹟似的,小額捐款不斷寄來。
一個月後,義工統計創世第一個月的支出合計十三萬元,
而當月收到的捐款剛好是十三萬元,第二個月支出十八萬元,
捐款收入就是十八萬元,第三個月支出廿三萬,
捐款竟也是廿三萬元。
多年執著播下的種子,從此開始萌芽。
但曹慶並未就此停手,早年因為缺乏人手和經費,
他還身兼雜役和看護;
林麗美入院的第一天,曹慶親自幫她洗澡處理穢物
(因為看護害怕「幫死人洗澡的感覺」)。
為了治療植物人常見的褥瘡,曹慶更翻遍醫書土法煉鋼,
先用棉花棒清除腐肉,把碘酒滴滿碗大的傷口,
再拿吹風機對著傷口吹,讓碘酒快速滲入乾燥,
那時病房裡就常見到曹慶拿著吹風機的身影,
而一個個沈睡的植物人也在暖風中長出了肉,紅潤的雙頰。
十四年來,曹慶沒有向任何植物人家屬收過一毛錢,
他只要求家屬每個月奉獻三天到安養院當義工,碰到不聞不問的家屬,他也多半算了。
還曾有兩位植物人的年輕妻子,每個月帶著幼兒到創世,
曹慶因不忍心他們埋葬後半生,便主動開具「丈夫終生無復原希望」的證明,建議她們離婚,由創世扛下未來的照顧責任,
讓她們另覓伴侶,再也不必到病床邊垂淚相伴。
安養工作上了軌道,九年前,曹慶又開始關心街頭的流浪漢。
那時,六十多歲的他先到萬華街頭考察,白天陪著流浪漢遊蕩、
翻垃圾桶,夜裡則在街頭拿硬紙板當床。
八十年的除夕夜,曹慶更拜託十多位朋友自製便當捐給遊民當年夜飯,那夜當他帶著便當到萬華龍山寺前發放,
親眼看到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先生顫抖雙手拼命似地啃著雞腿時,
曹慶又哭了,他當下決心要挑起照顧遊民的責任。
這些年來,創世天天為遊民發便當,提供生活日常品,
農曆年前辦尾牙,並設立專為遊民服務的街友平安站。
帶著植物人和遊民走過十多載的風雨艱辛,
如今創世已從當年只有一張舊衣櫥當床的窘境,
發展到在全台有六家安養院,收容過四百多位清寒植物人,
並照顧五百多位遊民,
近年又開辦失智老人收容、老人益智中心服務。
更讓曹慶驕傲的是從當年的七百人開始,創世至今共收到三十一萬人次的捐款...而且每一筆錢全來自平凡的小老百姓,
創世沒有向任何大財團拿過分毫。
曹慶呢?今年已七十多歲的他,頭髮全白,皺紋多了,
但不變的是..即使頂著基金「董事長」的頭銜,
他仍是穿著地攤買的布鞋,以及一件袖口磨破的舊夾克,
夜裡就睡在病房樓上的小臥室,平時到醫院拿藥,為了省錢,更堅持要散步走去。
曹慶的辦公室裡,還有一張簡陋凌亂的國畫工具檯,
他最愛用棉花棒沾墨汁畫畫
(當年為植物人塗碘酒治褥瘡後養成的習慣),
畫好的作品裱框義賣換了錢,再給植物人添病床。
奉獻對他來說,早已是生命的全部。
二十年前如此,二十年後亦然。
春暖花開,但創世的植物人還在沈睡,如果你有機會拜訪創世的病房,不要忘記去看看牆角有一張保存完整、功成身退的舊衣櫥,還有董事長陳舊的辦公桌墊下,有一張泛黃的紙片,
上頭寫著:「蜀之僻,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看完這篇故事,相信大家一定都有滿滿的感動在心中
緣份 (阿難、合利佛)
你相信緣份嗎 ? 相信緣份是早就註定好的嗎 ?
在釋迦牟尼佛和十大弟子的故事中有提到.......
有一天他對著所有弟子在講經說法, 忽然他叫起了" 阿難" 說:
" 你拿一個桶子, 到前方五里路遠的一個小村莊, 向一個在井邊洗衣服的老婦人 , 要一桶水回來 . 記得態度要客氣和善一點 .............. "
阿難點點頭, 拿著空桶子 , 往世尊指示的方向去要水 .
他想說, 這麼容易的事,一定輕易就能辦妥世尊所交待的任務 .
走阿, 走到了那村莊 , 真有位白髮蒼蒼的老婦在井邊洗衣服.
阿難, 很有禮貌的向這位老婦恭敬的作揖 , 說:
" 老人家阿老人家, 可以跟你要一桶水嗎 ? "
那老婦一抬起頭望向這年輕人 ,
不由怒從心生...... 很生氣的說:
" 不行 ! 這口井只能給這村子裡的人使用 , 任何外人 , 是不被允許的 ! "
接著就把阿難給趕走了 ,
任由阿難苦苦哀求也不為所動 !阿難無奈 ! 只有帶著空桶回去. . . . .
他將他所遭遇的種種情形 ,娓娓的向世尊和在場的弟子道來.........
世尊點點頭 , 示意阿難坐下, 接著祂叫 " 舍利弗 " 去 .
舍利弗一樣走阿, 走到了那村莊 一樣見到那個白髮蒼蒼的老婦還在井邊洗衣服.
舍利弗一樣很有禮貌的向這位老婦人 , 說:
" 老人家阿老人家, 可以跟你要一桶水嗎 ? "
那老婦一抬起頭望向這年輕人 ,
不由得心花怒放...... 彷彿見了一個很投緣的親人 很高興的說:
" 行 ! 行 ! 來來, 我來幫你打水. . . . . "
打好一桶水給舍利弗後, 又叫他等一下
老婦人匆忙的回家拿一些齋食叫舍利弗帶著路上吃 .
他帶了整桶水回去 將他所遇到的種種情形 ,
也娓娓的向世尊和在場的弟子道來..........
世尊點點頭一樣示意 舍利弗坐下..... 阿難和在場弟子就很納悶 ,
疑惑, 問世尊是何種因緣 ?
造成阿難和舍利弗這兩人有這麼大的差別 .
世尊開示說道....... : 遠劫前的一世 , 這位老婦淪為畜牲道是隻老鼠, 牠死在路邊被烈日豔陽暴曬著. . . . .
阿難那時候是個趕貨經商的賈人見到這隻死老鼠 , 心中起了嫌惡之心 , 掩鼻而過. . .
舍利弗那時是個正要赴京趕考的讀書人見到這隻死老鼠 ,
心中起了憐憫之心 , 順手捧把泥土將牠掩蓋. 經久遠劫以後 !
現在他們見了面 ,產生這樣不同的差別待遇 ,眾人可以想像. . . . . .
小小的起心動念 , 就有如此大的善惡果報, 何況是直接加諸痛苦在人身上呢 !!
緣份真的很奧妙 ! !
有時候走在路上 ,看到一個完全不認識的人 莫名其妙就覺的很討厭,
有時候又跟個完全不認識的人或不是很認識的人產生莫名的好感 ,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同感. . . . . . . . . .
訂閱:
文章 (Atom)